欢迎访问Betway必威电气工程学院!

X

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2024年暑期“三下乡”—电气工程学院“普语青春·美美与共”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10-18   来源:betway西汉姆联官网共青团    阅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4年7月14日—18日,电气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普语青春·美美与共”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自治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C956

图一 电气工程学院赵伟书记启动出征仪式


聆听群众之声,实研当地之况

2024年7月14日,团队成员乘坐近十小时的大巴,跨越重重乌蒙山脉,走进“千里长堤水连天, 漫湾碧波云雨烟”的云上之县——永善。7月15日,在永善县教体局帮助下,团队成员分为3组,分别进入永善县洛溪渡街道办、永善县民族小学、永善县红光九年制一贯学校,深入基层探讨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关系,对基层干部、学校教职工、青年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永善县当地推普工作的开展情况、推普过程的问题及未来展望,最后总结出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当地更好地与外界沟通,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能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促进当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访谈结束后,为深入了解永善县当地居民使用普通话情况,小组成员在街道随机开展问卷调查。

图二 带队教师余芷君与永善县教体局王彪老师在溪洛渡街道办进行基层干部访谈

图三 带队教师李秋逸带领团队进入永善县民族小学和永善县红光九年一贯制小学开展访谈

图四 小组成员在街道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追溯历史 展望未来

为走进、走深、走实永善,团队参观了永善县村史馆,探寻永善县的发展脉络。踏入馆内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往昔岁月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村史馆中,一件件陈旧的农具、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古老的传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村庄的发展变迁。

62CE4

图五 认真聆听村史馆讲解员讲述永善县易地扶贫

搬迁工程


那些曾经熟悉却又逐渐远去的农耕用具,如犁、耙、锄头,它们身上的每一道磨损的痕迹,都是先辈们辛勤劳作的见证。照片墙上,定格了村庄在不同时期的模样。从破旧的土坯房到如今整齐的小洋楼,从泥泞的乡间小道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从单一的农耕经济到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村庄前进的步伐,展现了村民们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


推普助学堂,知智启未来

2024年7月16日,团队成员来到永善县城南小学和百灵艺术中心。活动中,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着铁路的发展史,并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宣传,随后进入操场开展游园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对铁路知识、急救知识、普通话推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普通话为孩子们未来走出乡村,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谋求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在乡村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以教育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之路点亮了明灯。

图六 组织开展铁路科普小课堂

图七 成员进行急救知识讲解和示范

图八 孩子们积极参与铁路知识竞赛

图九 组织开展游园活动大合照



感受非遗魅力,探索普语+美育发展新路线

7月17日,团队成员来到了伍寨彝族苗族自治乡的民族文化广场,参观了助农带货的直播间,跟随彝族奶奶学习了蜡染,聆听了一场震撼的月琴演奏。在直播间里团队成员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和支持,这种汇聚起来的爱心和力量,让大家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农村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可能。在蜡染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技艺正逐渐被遗忘,却依旧有小部分人坚守着这份古老的传承。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在月琴中我们感受到了那独特的音符,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呼唤,穿越时空,将我带入了彝族那神秘而多彩的文化世界。

图十 成员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彝族月琴

图十一 伍寨乡非遗传承人演奏月琴并现场教学

图十二 苗族蜡染作品展示


    “三下乡”推普之旅落下帷幕,但乡村振兴的征程还在继续,我们的爱与责任永远留在这片土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蓝图必将早日实现!我们将把这份经历化作动力,让青春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乡村振兴的梦想不懈奋斗!